P2PII之下的思考:互联网+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郭大刚 日期:2015年05月04日    【字体:


  4月30日,在某省参加一个重要的闭门研讨会,讨论区域市场下的互联网金融促进发展和监管的话题。很多现实条件的约束,使得策略框架和具体的做法与北京的大相径庭。
 
  同时,没能参加北京举办的另一场有关打击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的发布会。从同事带回来的资料以及电话沟通的情况看,互联网金融又成为了某些不法之徒冠冕堂皇的旗号。
 
  从2014年的情形看,一方面,大型民企、中资国企、上市公司、传统金融机构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起到助推和稳定发展的作用。
 
  大型民企通过互联网金融,低成本的金融领域,目标是提升企业自身金融化比率,提升内部资源运营效率,也活动自主性更强的融资渠道,有的甚至内部形成资金闭环。
 
  中资国企,则是通过并购/投资互联网金融机构,凭借自身的资金成本优势、优质资产获得能力、风险识别和定价优势,通过归于内部员工的强有力控制高效转化为投资人低成本获得批量投资人群体,形成资金转化成为资本的闭环。
 
  上市公司,则更过的抓住这一轮股市的脉络,通过进入互联网和金融领域,为出现潜在的泡沫的市场获得业务的支撑,玩着精彩的市值管理游戏,即使PE/PB已经高度的扭曲。
 
  传统金融机构,则更多是出于业务发展防御的角度考虑,因为既有存量带来的机会成本高启,使得他们需要在所谓的金融创新方面可望而不可及,商誉、管理层的代理人风险、复杂臃肿充满制衡的管理组织架构等等。
 
  各自诉求不同之下,资本市场自然直观体现,各式PE/VC蜂拥而至,泡沫资产成为了新常态,追涨杀跌成为了最常挂在嘴边的评论语。回首看看2008年9月之后开始的那场疯狂的吧。中国信托一骑绝尘5年直奔十万亿,直到风险无法再进行累积。之后,一刀切、利率双轨制格局之下,民间金融伴随着GDP的下滑,开始疯狂了。一边是旱的永远旱,只是供给的变化才抑制住狂飙的市场利率。2012年之后,移动互联网伴随着3G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得技术不再是障碍。幻想的基于单边交易的信息对称导致脱媒带来的成本变化,被事实上形成的双边市场垄断套利结构代替,结合信息过载,形成更实质的金融信息不对称强化,加剧了垄断,形成了陆金所、蚂蚁金服之类的非市场化实体。
 
  与其称互联网金融为一个行业倒不如更准确地讲是一种业务门类,规模仅如一个城商行,涉众不过百万(多为赌客和小白,并无常规投资者),仅仅是因为互联网的媒体属性,就吸引到了社会的各种关注。其实,它并不重要,更遑论所谓颠覆。其流动性极好,外部其他市场稍有好转,资金即奔涌而出。所以,饱受宏观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等影响。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大地的崛起逻辑并不类同于美英高度市场化之下的逻辑,更多是非市场化、金融抑制和技术突破的结果。
 
  普惠、三农、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创业和互联网金融是否相关呢?
 
  貌似相关,其实不然。
 
  普惠,在互联网零边际成本效应下,似乎激活了一个蓝色的海洋。反观,财富创造,首先是基于实业的发展,再就是基于社会平均财富的制度安排。互联网仅仅是技术手段,而非制度本身。所以,相较于制度的改善,互联网就好如等着白米下锅的媳妇。21世纪资本论里面阐述的观点,更具有历史观。互联网金融无非在负载表右侧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进入通道。也正是因为这个通道的低成本特性,导致了右侧的稳定性提升。
 
  三农,也如此,制度改善带来的是本质,互联网无非手段。
 
  至于中小微融资,基本上是世界难题。基于工业时代形成的价值判断基本框架,资产是债权形成形成的前提。股权是面向未来不确定性的合理安排。只有在结合互联网技术之后,在非市场化过渡到市场化过程中,依赖资产证券化对于资产负载表左侧的流动性调整和优化,需要更高效的技术手段支撑,这才有了互联网金融这个工具的用武之地。这也是中小微企业在有限资本前提下做强的有效途径。所以,互联网金融在这个方面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
 
  创新和创业,是两回事儿。
 
  创新,就是冒险,面对未来高度的不确定性,有必然投入带来的沉没成本。对于一个高度发展方向确认的群体,根本不需要创新,更多的是学习和抄袭,更多的是投资拉动。创新,基本就是一个伪命题。那么,与之匹配的金融制度安排就成为了一种套利安排。互联网相关的海外的可比PE成为了中国概念的一场海市蜃楼的奇景,回归是必然。
 
  创业,更多是基于中国社会的结构,传统集中体制之下,效率提升趋零停滞,使得国企组织平均收益率区域无风险利率而不是社会平均收益率。这个时候人性就成为根本的驱动。回归社会平均收益的创业行为成为必然的选择。既然管不好,也不可能管,那就随他自生自灭吧。互联网金融自然可以分散这部分社会风险,从而构造出PTP这样的阶段市场。
 
  究竟“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是“互联网plus”,技术、装备、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投资拉动下的升级换代,基于互联网供给创造需求的原理。空间依然巨大。
 
  其次,是“互联网结合”,各种产业门类,采用互联网技术产生的边际效应。金融作为实业的高纬,实现要素效率的优化;信息作为金融的高纬,也会对金融进行优化,但前提是市场化之下。
 
  最后,是“互联网ing......”,互联网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如同水、空气、电等等一样,是沁入发展的过程,但具备不可替代性,成为公共服务。
 
  互联网+不过是中国人回归人类本质的一个必然体现。
 
  中国人首先是人类,才有种族,不是超人,不是外形人,人性一致,个体差异显著。
 
  美国之只有经济没有市场,是因为全部都已经是市场化的了;中国有经济没市场,是因为依然行政制度安排。
 
  微观下来,要看的是,在不好的制度安排之下,各种各样的主观恶意披着PTP的羊皮打着普惠等幌子的招摇撞骗,线下做得毫无竞争力(甚至某些主观恶意的)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他们所谓的“情怀”吗?私募、融担、小贷线上化,都假道PTP这种游离在监管之外的组织形式,更加快速的体现出主观的意图。这本身和PTP并无关联,我们更需要警惕那些主观恶意者的客观恶果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充分表达。
 
  尘归于尘,土归于土。
 

标签: P2P 互联网+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